共同描绘丝绸之路与美国的新画卷。第四届“丝
- 编辑:admin -共同描绘丝绸之路与美国的新画卷。第四届“丝
共同描绘丝绸之路与美国的新画卷。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摄影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暨第五届大赛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丝绸之路见证了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互鉴的友好故事。当镜头连接山海时,一幅由国际青少年共同绘制的“同甘共苦、命运共同体”的画卷在“命运之境”中徐徐展开。
11月18日,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摄影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暨第五届大赛启动仪式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柬埔寨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国务秘书千志温、马来西亚旅游、文化和艺术部副秘书长苏伦伦、秘书长梁栋21世纪海洋合作委员会主任、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谊会副会长曾章团,海洋合作委员会秘书长曾章团,福州市人民政府海洋合作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外事办公室主任叶小兰政府、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委员代表等100余人。专家学者、大赛获奖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国际文化交流盛事。
叶晓兰向参加比赛的全体小选手表示祝贺,并向出席活动的嘉宾致以热烈的问候。他说,21世纪海洋合作委员会成立以来,组织了一系列海上合作活动。一系列重要会议和活动推动福州与“一带一路”建设国家城市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为福州治海、扩大开放提供新载体。 “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摄影及短视频大赛成功举办并取得丰硕成果,是组委会的重要成果之一。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成为丝路文化的见证者、建设者、传承者,用影像诠释“美人人欣赏,美人人共享”的深层内涵。
淳其文表示,青年是国家发展、促进国内外合作的生力军。年轻人的摄影和短视频创作不仅是他们的热情,也是最具感染力的全球语言。衷心希望本次大赛能够成为年轻人的一个重要平台亚洲乃至世界人民分享经验、交流不同文化、共创美好未来。我们也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更多的竞赛,为自己、家庭、社会、人类的美好未来贡献青春能量。
活动现场,评委代表对获奖作品进行了点评,充分印证了他们对作品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跨文化表达力,并通过镜头诠释了他们对“丝路精神”的理解。作品中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展示,也是对独特风土人情的好奇探索,更是对和平共处、互助的美好希望。希望第五届大赛能看到更多年轻人用镜头继续热爱和探索,让丝绸之路的故事在光影中继续书写,让丝路的故事继续在光影中续写。让文明之美在交流中更加璀璨。
颁奖典礼上,公布了获奖名单,并向获奖代表颁发了证书。
五位获奖代表发表了获奖感言。 Philipps Dimitriu 来自塞浦路斯尼科西亚,福州的一个四分之一城市。他凭借作品《塞浦路斯的传统篮子编织者》获得了摄影A组一等奖。他表示,这个奖项是对他用图像告诉他的人民的认可,他很自豪能参加这次文化庆典;来自泰国的王宝光作品《我最喜欢的中国元素》获得短视频A组一等奖,他希望今后能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加强交流,加深友谊,让文明之花沿着丝绸之路绽放;马尔代夫Aishat Shahama拍摄的《写在椰壳上的友谊》荣获短视频一等奖o B组。衷心感谢大赛让不同文明相遇,建立了超越国界的文化文化;来自尼泊尔的Shambhavi Nyupane先生表示,这次活动让她体会到了中尼文化交流、互学互鉴、友谊的真正价值;福州三中苏润表示,本次比赛,青少年用镜头打破文化隔阂,让世界看到更加立体、生动的丝绸之路。
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摄影及短视频大赛自启动以来,以青少年广阔的国际性和创造力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并在海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本届大赛共收到来自五大洲70个国家和地区的2819份参赛作品,其中包括来自东盟十国的青少年参赛,带来了众多令人惊叹的留存作品。共一等奖12名,二等奖20名四个类别共评选出一等奖40项、三等奖40项、优秀奖80项,共152件作品。组委会还评选出了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单位奖。他们不仅汇聚了跨国界年轻人的观点,展现了一幅文明交融互鉴的图景,更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走向人类文明的深宫,清晰地展现了丝路精神中文化交流的联系和时代的活力。
活动现场,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栋宣布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青少年摄影及短视频大赛正式启动。大赛以“丝绸之路之旅,对话青春”为主题,大力鼓励更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用镜头追寻丝绸之路的印记,展示丝绸之路的足迹。展现多元文明之美,共同谱写丝路合作新篇章。
随后,领导和嘉宾参观了大赛优秀作品展,感受了丝路之美和风采。
活动期间,获奖选手代表踏上了独特的“求福之旅”,参观了三坊七巷、烟台山、牯岭、马尾造船等福州代表性景点。他们感受了福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了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活力。在交流过程中,来自不同班萨的年轻人加深了彼此的友谊,共同谱写了跨越国界的青春篇章。
(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编辑:胡美东)
WS691D9BE1A310942CC4992573
https://fj.chinadaily.com.cn/a/202511/19/ws691d9be1a310942cc4992573.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等)timedia资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