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政“十四五”答卷: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显

中国日报长沙11月18日电 今天上午,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将召开“湖南十四五规划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民政专题会议。 “十四五”期间,湖南省民政系统认真贯彻“中国式现代化、民生第一”的理念,围绕乡村振兴、应对人口老龄化两大国家战略,努力交出一张发展速度、投入强度、幸福感的人民生活单。 在社会救助方面,湖南将“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作为重点经济问题,大幅提高不同群体保障标准:全省城乡低保最低指导标准分别大幅提高48%和45.65%城市起义最低指导标准达到740元/月;全省残疾人“两”补助指导标准提高53.8%,孤儿、孤寡儿童保障标准提高25%以上。同时,分级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从低保、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人群、生活困难家庭延伸。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机制,803.54万困难群众纳入动态监测。五年来,累计临时救助281.98万人次,构筑了“弱者扶弱”的保障网。 应对人口老龄化,湖南致力打造“县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和“15分钟养老圈”城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农村覆盖率提高到64.4%,养老院护理床位比例由51.4%提高到74.5%,服务能力显着提升。此外,全省设立食品救助站3615个,每天为超过20万户老年家庭提供“安全食品”“暖心食品”,并实现了收集为16.5万个特需老年家庭实施家居改造,有效促进了环境环境建设和银色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福利领域,湖南普遍建立了儿童关爱保护体系,积极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全省慈善组织累计筹集善款、物资约150亿元。同时,“智慧民政”建设和政务改革深化“放管服”,80项政务服务落入“相宜办”,让婚姻、落户、个人死亡等高频事务“一次一办”,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数字红利。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编辑:朱友芳实习生:袁浩然) WS691C3A1DA310942CC499216A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11/18/ws691c3a1da310942cc499216a.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发表评论:[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