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十四五”概况:继续南下出海,GDP达2830亿

中国日报长沙11月6日电 11月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将在永州市召开湖南“十四五”系列湖南规划主题专题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永州坚持向南、出海开发,因地制宜建设新生产力,推动永州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国家战略。 五年来,永州经济实现了“总量、平均体量、质量同步增长”。预计到202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从2020年的2101亿元增至2830亿元。从平均量化指标看,预计202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26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080元。从质量指标来看,制造业比重由21.3%提高到23.6%,大工业总收入预计达到92.6亿元,年均增长8%,生态环境满意度达到96%,居全省第二位。 永州坚持把经济发展聚焦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打造“三个高地”。制造业强强联手,实现国家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国家级单项冠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零的突破。该县经济发达,纺织工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雨伞生产基地,建华微电机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2%。创新科技势头强劲,基础技术累计突破31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620 纳克,是 2020 年的 2.2 倍。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深化,我们通过“两进两出”大力推进海洋一体化,扩大高水平开放。全市出口总额将从2020年的29.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24.1亿元,增长7.5倍。在全省“十菜”政策支持下,蔬菜出口量占全省87%以上,果蔬出口额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东盟·HUAN已颇受欢迎的产品博览会永久落户永州,吉布提海外仓正在进行中。大湾区每年接待游客超过850万人次。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永州着力打造互联互通大通道,五年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比重下降3.1个百分点s。邵永高铁建设全线开工,高铁总里程已达626公里,比“十三五”末增加134公里。实现中心城市与北部县市30分钟城市圈、与南部县市60分钟合作圈。永州与粤港澳大湾区90分钟连接圈即将建成。 城乡联动发展实现全面跨越。城镇化率较2020年提高4.8个百分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全省第二,即将达到千亿水平。生猪销售量、生猪存栏量保持全省第一。中心城区是做强做优,冷水滩市与零陵区一体化进程加快。 永州全力擦亮“湘江源头”、“千年鸟径”两张生态名片。地表水环境质量连续七年位列全国地级城市前30名。全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第二位标准。 2021年至2024年我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6.5%,提前一年超过“十四五”14.5%的目标。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永州贯彻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累计投入2100亿元。义务教育大班指标全部清零,普通高中大班指标普遍取消。 “二类”公立医院实现全覆盖各县市普遍认识到“城市未出现严重疾病,县城未出现常见病,姆嘎巴彦未出现头痛、脑热”。多年来,我们累计筹集资金106亿元,解决中心城地区民生问题。 1.68万套保障性住房已全部交付,已交付保障性住房1.14万套,累计惠及群众超过30万。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何春朱友芳|袁浩然) WS690C8CF5A310C4DEEA5F0758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11/06/ws690c8cf5a310c4deea5f0758.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特德。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