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天心区“十四五”概况:有望超GDP

- 编辑:admin -

长沙天心区“十四五”概况:有望超GDP

中国日报长沙11月21日电 今天,长沙市“十四五”规划在天心区召开。会议宣布,五年来,天心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500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34%;综合发展指数在全国百强区中上升16位,位列第48位,成为长沙高质量发展的耀眼增长支柱。 会议现场。杨伟 摄 天心区作为长株潭一体化“城市核心”,“十四五”期间,天心区战略地位、整体能源水平、质量效益显着提升。随着长株潭都市圈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南下、长株潭人南下”的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南部荣成地区四个首批开发区中的三个长沙hern位于天心区。 “四强”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000家;税收过亿元的建筑达到26栋,位居全市第一。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2.6%,人均GDP达到16.6万元,高质量发展特征更加凸显。 天心区成功打造金融、数字、健康、新消费四大特色产业体系。天心经济开发区打造了“1大数据交换+3大算力中心+8大数据中心”的产业生态,数字经济规模突破600亿元。湖南大数据交易所上线数据产品6030个,涵盖政务、医疗、文化等9大领域,合作数字商户1052家。总交易规模ex完成4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新消费产业蓬勃爆发,培育出文和友、茶颜悦色等一批领军品牌,牵头创建全国新消费第一城市,夜间经济实力位列全国20强区县第一。大健康产业汇聚企业1700多家,年财政税收达49亿元。科技强化主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一番,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一番,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百强区第47位。 “十四五”期间,天心区不断夯实发展基础,积蓄长远动力。一个重大突破是实现空间扩张。城市开发边界扩大至110.4平方米,释放开发空间近5万公顷,城市南部轮廓全面拓展。重大项目加快落地,五年累计引进项目500多个,其中百亿项目2个、130亿项目、“三类500强”项目39个。战略平台水平提升,国家医学中心、长沙奥体中心建设加快。国家文化(广告)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取得了显着的节约效益。国家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试验区南片区已初具规模,连接“文化+科技”上下游企业近1500家。全区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 天心区深入贯彻“人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风貌、生态底蕴、文化美感同步提升。城市建设加快提质,新韶山南路建成通车、牟平湘江大桥建成通车等32条道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位居全市前列,国家和省控断面水质合格率保持100%;文化之美不断展现,成功打造国家级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全省首个国家级商务示范区。文化影响力指数位居全国第七位。 天心区坚持把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财政资源80%以上投入到民生领域。成功打造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引进长郡中学、中亚培库等优质教育资源。 12所学校与雅礼、长郡、市一中、师大附中等省市名校合作,新增学位6万个。医疗服务不断升级,率先建立了一支精干的城市医疗队伍。人民保障网更加密实,城镇新增就业7.5万人,修复老旧小区333个。 “智慧天心”建设入选国家“数字城市创新成果及实践案例”,连续20年荣获“平安县市”称号。社会大局平稳、稳定。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天心区正抓住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全运会等重大机遇,持续深化“智慧天心、一体化城市核心”建设,在“城市南下”新征程中大胆迈出步伐,谱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编辑:朱友芳实习生:陈宜双) WS692032BBA310942CC4992C0E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11/21/ws692032bba310942cc4992c0e.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You'll like the following article.